江南是個大概念,我們一般說的江南水鄉實在是蘇南浙北,也就是滬寧杭區域內,尤其是姑蘇和杭州。但實際上徽州也是江南。從九江以下,長江成^型入海,安慶東南方位就是徽州(安徽即由安慶和徽州得名),徽州六縣,州府在歙縣,然后是黟縣休寧祁門績溪以及歸入江西的婺源。
大家留意,徽州東邊一點點就是杭州,新安江水庫也就是千島湖就是杭州的上游。實在徽州和杭州維度一致,上下游關系緊密親密。當年的徽州大量從安徽坐船順流而下去杭州經商,徽杭兩州實在比蘇錫常更南。實際上江蘇(名字來自江寧+姑蘇)和安徽(安慶+徽州)恰是由清初的江南省切分而來。自唐代設江南東道開始,徽州就也是名正言順的江南。
所以我的第一個看法是,實在徽州建筑也是江南建筑的一部門。大家共性是主要的。
但是為什么我們現在都說江南水鄉不提徽州呢?實在也很簡樸,由于在大江南省區域,滬寧杭區域是平原,而徽州安慶是山區。那個水網縱橫,美女采蓮,不能不憶的江南,當然更傾向于環境更好的蘇杭。實際上徽州-蘇杭的古民居,差異確實仍是有的。
所以我的第二個看法是,徽州民居和蘇杭一帶的民居,確實是不一樣的,有一些詳細的差別。
二、應該是徽派建筑和滬寧杭區域的江南建筑的區別
或者徽派園林建筑和姑蘇園林為代表的江南園林建筑(童雋老先生的《江南園林志》就包括了滬寧杭三角區)的區別。
因為徽州古代園林保存的非常少,遠不如姑蘇園林發達,因此實在頗難比較。特別是建筑物本身,仍是依照正常的徽州和姑蘇建筑來做的,并無特別的差異。倒是園林的氣質可以一談。
按《園冶》所言,造園先相地,山林、城市、村莊、郊野、宅旁、江湖六大類,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區位環境分析,其中“園地惟山林最勝”,這也是徽州最主要的地輿環境上風。當然也有村莊地。而姑蘇城內的四大名園,實在都是城市地,“市井商人不可園也".當然恰是不可園中之園,顯得造園者確實強盛?;旧?,徽州是山區,山野之趣味更重,而蘇杭為城市和發達的鄉村,更加精細成熟。這是主要氣質上的差異。
回到真正的主題,明清時期遺存的徽州建筑和姑蘇建筑的區別是什么?
1徽州建筑多在山區或鄰近山地,群體布局為山地建筑群布局,而姑蘇基本是平地布局。
2可能同樣由于在山區的緣故,交通不便,工業不發達,徽州建筑單體比姑蘇更簡樸,例如典型的馬頭墻做法,實在徽州的馬頭墻多為三段,中間一根很寬,兩端很窄,簡樸而對比強烈,比較有野味,例如前面貼的宏村月沼邊的那些屋子。而姑蘇民居馬頭墻多位五段,等長度劃分疊落,更為豐碩和復雜,比較有匠氣。
3建筑裝飾如木雕石雕,徽州雕刻更概括和寫意,線條硬朗,而江浙以及福建的雕刻更精細圓潤,這是一位徽州藝術家朋友告訴我的,我看了一些什物,感覺確實如斯。
4由于在山區,徽州建筑也更封鎖(由于防衛的緣故),典型的四水歸堂,整個外墻基本是實墻,姑蘇民居就不常見這么單獨封鎖的單體,當然天氣也是個原因。
5另外樓上說的也不錯,徽州是商人多,姑蘇文人多,氣質和趣味確有差別。不外徽州這幾百年也大儒輩出,有所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