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徽派建筑文化,保持傳統城市風貌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聰穎、勤奮的徽派人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徽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今天,徽文化是中華文化宅庫中的瑰寶。今天,徽文化和藏文化、敦煌文化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土墳顯學,徽文化函蓋了經、史哲、醫、商、繪畫、建筑等諸多領域。
徽派建筑粉墻黛瓦,錯落有致,其建筑風貌與黃山大地青山綠水相互映襯,秀美如畫?;张山ㄖ云渖詈竦奈幕瘍群王r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國建筑上獨樹一幟,是徽派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古徽派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是黃山市極其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和徽派資源,是祖先留給后人的一份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西遞、宏村、牌坊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保護徽派建筑這一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大事。在新的歷史時期,研究、弘揚徽派建筑風格,傳承徽派建筑文化精髓,是黃山市歷史文脈的重要途徑。
黃山市城市建設目標是建成國際性風景與文化徽派城市,這就更加要求城市設備自身的形象與特色,建筑是構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組成元素,必須挖掘徽文化內涵,尋找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點,將體現徽派建筑文化內涵,手法與構思融合現代城市規劃和建筑中,充分體現黃山市的城市特色和個性。
黃山市作為新興旅游城市,“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是重要的發展戰略,黃山勝景冠天下,徽派人文爍古今。重視徽派建筑的研究,全面準確地把握徽派建筑的特點,將徽派建筑這一寶貴的旅游資源變成黃山市旅游經濟發展重要增長點,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徽派建筑有著高超的建筑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造型、功能裝飾和結構等方面自成一體,它的工藝特征和造型風格主要表現在民屋、堂祠、牌坊、園林等建筑中,獨具一格的馬頭墻,馬頭墻是徽派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層層鐵落,前后進退,極富韻律感。
靈活多變的斜坡屋頂,徽派建筑大量使用坡屋頂,用法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大小有變化,高低有層次,樸素大方的色彩,徽派建筑不以華麗復雜的外觀取勝,而是以典雅大方的灰白色調見長。
青山、綠水、白墻、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質樸中透著清秀,較靈活的多進院落式布局,建筑平面布局的單元是以開井為中心圓合的院落,按功能地勢靈活布置。精美的細部裝飾,徽文化中“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藝術令人嘆為觀止,磚雕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框與建筑物融為一體,是徽派建筑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