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淺不一的墨色層層渲染,濃淡相異的線條勾勒萬水千山的靜謐。靜立在江淮水岸,像一幅半卷半舒的水墨畫。安徽,這座充滿歷史底蘊的省份,用她獨特的文化和繁榮的經濟,展現給國人一個錦繡大省的風采。
自康熙六年由安慶和徽州兩座省城合并,取其精髓的“安”與“徽”為名,安徽,自此走向了一個新生。
淺轉身,慢回首,長拋水袖。文化色彩濃厚的安慶,以經典耐唱的黃梅戲為音樂幕,熱情洋溢的鳳陽花鼓敲出了別具韻味的地方舞。論及文字,桐城派的文風清真雅正,力求條理清晰、簡明達意,在清代眾多散文流派中一枝獨秀。文雅如安慶,正如水墨畫卷中的點點暈染,深淺之中彰顯清新淡雅的內涵。
“徽州古道徒步行?!本虑f嚴的徽派建筑獨具特色,青瓦,白墻,飛檐承載了斑駁的歷史痕跡,時間會隨著江淮之水流逝,歷史的痕跡卻永不消失。以“賈而好儒”著稱的徽商,本著誠信經商的原則,樹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在全國各地都曾留下徽商的美名?;崭洕母叨劝l展,不僅為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也留下了這些令人為之贊嘆的精美建筑。繁華如徽州,正如水墨畫卷中的工筆細描,一曲一直飽含對美好安逸的追求。
長于文化的安慶與名于經濟的徽州,像兩股溫熱的清流相匯聚,一瞬間激蕩起發展的水花,讓合并后的安徽,走向了另一層繁榮進步。
“皖江澎湃八百里;淮河生息五千年,到徽州人間無夢,登黃山天下無山?!卑不盏木?,安徽的奇,在這一山一水中,含蓄的呈現給世人。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霧“五絕”著稱于世。曾有多少詩人,在黃山停駐了腳步,忍不住用*為真摯的詩句贊嘆其奇妙?曾有多少攝影家,不畏寒冷與山路的崎嶇,只為留下黃山*美的一角?曾有多少行者,帶著虔誠的心登上黃山,領略云海那幻變莫測的美?拋卻浮華名利,安徽依舊是那個安徽,她奇妙絕美的景色,深深震撼了每個人,水墨畫般的素雅純樸,我為自己能居住在這樣美好的家鄉而自豪,喜悅,深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