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收入增長,公眾出游率不斷提高。出游率的提升,使得游客消費觀念發生轉變和升級,休閑度假日漸升溫,旅游休閑產品將成為主要消費對象,主題公園的市場需求還會逐步釋放,國內主題公園發展前景可觀。主題公園要具有可復制性,古北水鎮作為古鎮形態的主題公園,完全可以借鑒迪士尼模式,從設施、管理、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自己,變成大IP(知識產權),進而在全世界擇地進行復制。
選址上可優先選擇具有較高觀光價值或品牌吸引力的景點作為背景或組合,比如開普敦的桌山、埃及的金字塔等。當然,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烏鎮西柵模式”、“古北水鎮模式”是綜合效益最好的古鎮旅游發展模式,但主題公園化的后果是使所謂“古鎮”不再是活著的、自然生長的社區,所以不能作為我國古鎮旅游的主流形式。
2、摒棄景區模式
近幾年,麗江“圍城”收取古城維護費、大理收取古城維護費等事件,都曾引發社會的廣泛爭議,這也是古城古鎮景區思維強烈的突出表現。然而眾所周知的是,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不能僅僅以門票收入來論英雄。旅游業既能與多業有機融合,也能一業帶來多業的發展?!皣恰钡暮蠊请y聚人氣,不僅有損游客流,而且容易失去消費流帶動的財富流,甚至可能得不償失。
因此,要做大做強古鎮旅游,應當放棄“圍城”思維,從古鎮旅游經營體制、服務內涵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景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就拿周莊來說,可以探索跳出“景區”思維,以一種更高的境界來定位周莊,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并豐富其表現形式,繼而創造具歷史感、真實感的深度體驗。在這方面,歐洲的古鎮都是我們應該借鑒學習的對象,也是社區型古鎮景區發展的正路。
3、創新融合模式
全域旅游大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景區與周邊的關系。所謂全域旅游,即目的地就是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動員各類資源、創新旅游產品、滿足游客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這就需要不斷探索創新古鎮文化元素與城市現代生活景觀、生活方式的跨界、雜糅,使之成為自然而然的生活式景區、景區式生活。
例如,成都版“清明上河圖”——錦里可以說是感受浪漫休閑的精神驛站,在一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已經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再如,成都寬窄巷子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組成,改造后的寬窄巷子,其舊有的單一居住功能得以置換和豐富,并向“文化、商業、旅游”為核心的功能轉變,現代中不失古樸,傳統中點綴著時尚,實現了老城區的市民化,構建了老成都的“閑生活”。
總之,古北水鎮給我國古鎮旅游開發另辟了一條可借鑒的嶄新路徑。古鎮旅游從傳統的原地修繕到拓展擴建再到異地復制,從原來單純的觀光游覽到多元化體驗再到逐漸融入生活,始終在給游客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現代生活體驗,期待古鎮不斷總結發展模式,尤其是古鎮形態的主題公園模式,然后選好“對象”,“嫁”到國外,讓全世界更多的人領略中國文化的風采。